你知道吗,每年全世界约有26.6万人死于宫颈癌,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更高达发达国家的6倍。该疾病与HPV病毒密切相关,如果能有效预防HPV,那么宫颈癌有可能成为首个被消灭的癌症。
2015年5月9日,“携手今日 护佑未来——HPV 与青少年健康专题媒体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和世界健康基金会(Project HOPE)联合主办,由碧心青少年关爱基金、广州志愿者学院协办。
预防宫颈癌:提高认知是关键
子宫颈癌是妇女的第二大常见恶性肿瘤。子宫颈癌的诱发,与一种叫做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病原体有关。全世界每年约有52.8万新发病例和26.6万死亡病例,其中约85%新发病例和87%死亡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约有13.1万新发病例,而我国宫颈癌的发生率高达发达国家的6倍。
尽管子宫颈癌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但是通过阻断HPV传播及治疗癌前期病变可有效预防其发生发展。2006年预防性HPV疫苗研发成功并在全球100多个国家的成功上市,为子宫颈癌的一级预防掀开了新的序幕。我国于2009年启动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之“两癌”检查,免费为农村妇女进行子宫颈癌和乳腺癌的筛查。但是,妇女对子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情况并不乐观,她们大多数对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危害程度及其筛查知识知之甚少,且很少主动去做防癌筛查。
作为一个可以预防的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治水平提高的关键。公众对于子宫颈癌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筛查和疫苗接种等预防措施的实施和推广。加强对公众关于宫颈癌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对其认知程度,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进行宫颈癌的筛查,对降低该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在广州志愿者学院举行的媒体专题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讲师王帆博士向参会人员讲解了有关HPV、子宫颈癌的基本知识,重点介绍了HPV在青少年人群中的感染风险和健康危害。随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李莹博士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深入剖析了信息框架对女大学生对于HPV感染风险的认知及预防意识的影响;而南方都市报广州新闻部资深记者王道斌从职业媒体人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媒体在子宫颈癌的预防中所应当扮演的角色;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李洁博士也与大家分享了有关健康传播视野下媒体癌症报道与公众信息需求的内容。
与会媒体从业者随后展开了热烈的专题讨论,大家从各自关注的角度对HPV与青少年健康的问题发表了微演讲,讨论议题包括公众现阶段对HPV的认知、媒体在传播HPV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与作用、青少年人群和HPV的关系,以及如何共建媒体、学校、家庭、社区为一体的HPV健康教育环境等等,来自媒体、高校、健康公益组织的总计四十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